相关查询


招生政策

网站首页 >> 招生政策 >> 正文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4-06-25    浏览次数:    来源: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借鉴完全学分制改革成功经验,从2012年起,实行以“大类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结合重点专业类建设项目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大力倡导研究性教学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改革基本原则

(一)以德为先, 育人为本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整体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整合资源,拓宽口径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学科教育资源优势,以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大类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人才培养体系,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尊重个性,多元培养

    借鉴完全学分制改革成功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探索实行学分制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扩大学生在专业和课程方面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激发创新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突出实践,强化特色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按照大类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分阶段、开放式、综合化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五)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大类培养改革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涉及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有选择的开展改革试点,不断探索,稳步推进,切实把改革成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

三、改革主要任务及内容

(一)按学科专业大类分段培养

    改革原有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模式,对适宜进行大类培养的专业,按照“学科相近、基础融通”的原则,按学科或专业关联度,以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为核心,划分为不同的学科专业大类。学生入校后,前两学年按大类打通培养,学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从第三学年开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校2012级共有58个本科专业招生,首批参与大类培养改革试点的本科专业共43个,涉及14个学科专业大类,具体专业分类情况如下:

    机械工程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土木水利类: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材料类: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海洋与生物类:海洋科学、生物技术、海洋管理、动植物检疫;

    食品与生物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水产科学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海洋地理信息类:海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大商科类: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法政类:法学、行政管理;

    艺术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二)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1.构建“三级平台,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具体如下: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描述

建议

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必修

全校各专业均相同,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军体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形势政策等

45.5

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

选修

一般性公共选修课程

12

跨学科选修课程

自主个性化学习与创新奖励学分

大类教育平台

大类基础必修课程

必修

大类内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

55-65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必修

大类内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主干课程

必修

分专业设置,包括必要的实践环节

40-50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包括专业/方向/板块限选课和任选课

20-30

总  计

185

    通识教育平台:全校各专业打通设置,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其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大类教育平台:面向专业大类内所有专业的学生设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现多学科交叉的共同基础课程,按专业大类统一开设,包括大类基础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和分方向设置,面向大类学生自由选修的专业选修课程。

    鼓励各专业在此框架内制定更具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2.开展课程库建设,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建立全校统一的课程库,并对课程库按照课程所属学科专业类实施归口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课程(群)负责人制度。通过开展课程库建设,制定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重视教学内容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同时,重点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统筹和协调,整合教学资源,做好大类教育平台课程的构建,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逐步建成具有一定容量、学科覆盖全面、相对稳定的高质量课程库,为我校多样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丰富、有效的课程平台。

3.完善分阶段、开放式、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

    合理设置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发面向大类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鼓励各学院积极推进实验室全面开放,开设实验室创新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与实验的能力。培养方案中工科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学分(学时)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应不少于35周;其他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学分(学时)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应不少于21周。

    为强化实践教学,学校鼓励各专业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合作等教育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认定创新学分。鼓励按照工程师岗位大类整合相关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以服务企业特殊人才需求为目标的“订单式”培养等。

(三)科学制定大类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确定后,按照“基础与专业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由教务处牵头,会同各学院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学院要按专业类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将用人单位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充分反映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环节和课程体系中。

    大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大类教育阶段培养方案和专业教育阶段培养方案两个部分。大类教育阶段培养方案适用于该大类内所有专业并作统一要求;专业教育阶段培养方案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做个性化要求,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且课程安排从第五学期开始,便于学生在大类教育阶段结束后对专业进行重新选择。四年制本科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85学分之内(含4学分自主个性化学习与创新奖励学分),同时要提高选修课程开课比例。

(四)创新教学模式

    深入推进大学英语分级制教学改革、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制改革,以及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按类分层次教学改革,满足大类培养后学生多样化学习要求。

    以考试改革为引领,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课程特点、授课对象,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将传统考核模式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模式。积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大类模式下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制定课程置换管理办法,推进实施学分互认,从制度上保证校企合作、校校联合、中外合作等改革的实施。学生根据联合培养计划到相关企业参加的培训课程,或在合作院校学习的校外课程,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置换为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五)专业选择与调整机制

    为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需要,对于实行大类培养改革试点的专业,给予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专业选择和调整的机会。学生入校后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三学期末,符合转专业报名条件的学生,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经审核录取后,可以跨专业大类转专业;第四学期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类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对专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就业方向以及学习表现,可以自主申请在学科大类内部调整专业,经所在学院组织选拔,正式录取后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学习。第五学期末,学生还有一次在大类内部调整专业的机会。

四、改革配套措施

    1.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以院级管理为主,把管理重心下移,在人、财、物上给予二级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2.启动新一轮重点专业建设及相关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扎实推进专业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

    3.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成果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